学校传承与弘扬马相伯先生创办震旦大学时的教育理念,形成浓郁的“崇尚科学 注重文艺 不讲教理”的震旦校训和文化。学校注重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综合发展,具有综合素养、创造能力和高尚人格的优秀毕业生。

学校外语教学,突出外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和交际功能,注重学以致用,开设德、法、日、韩、西小语种供学生选修。学校教育资源雄厚,师生比例1:6。学校有优质的师资,2017年第二十八届中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数学竞赛有四位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2017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一位老师获优秀指导奖;2017年度戴氏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初中组一位教师获名师奖;2017年度中国K12培训教育行业一位老师获优秀老师骏马奖;2016学年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一位老师获文科优胜奖。

2017年学校荣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优秀组织奖。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二位同学获六年级组二、三等奖;第二十七届亚洲学生奥林匹克英语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上海市晋级赛实践组二等奖;在全国英语才艺比赛中,十多位同学荣获金奖、银奖和优秀奖;2016年上海市“信息杯”中小学英语综合测评十多位学生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第二届“话说东西”上海市大中学生英语口语展示活动三位学生获初中组个人入围奖;校友中有“世博最牛的外交官” 彭佩蒂年薪160万(2011年新闻晚报报道)、有文汇报英文记者、有ICS电视台英文节目主持人、还有就职于法领馆、韩领馆的学长们等等。

面向国际理解多元文化

创设优良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

l与英国贵族学校圣巴斯中学结为友好学校, 七年来,实行教师互派,学生互访,课程互认学分;

l2011年始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教育署合作建立震旦海外教育基地,每年选拔学生赴澳学习体验;

l每年组织多批学生赴美、英、澳和加拿大参加海外学习;

l邀请美、韩、澳、英领馆教育官员来校报告,和学生零距离的互动交流。

l实行全外教口语课程、外教美术课程、部分学科双语教学;

l开设德、法、日、韩、西五小语种供学生选修,每天全校每人进行小语种学习:

l每年学生自行策划组织如外语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文化活动,专题探究英美加澳等国文化,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

重视科技 走进信息时代

创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震旦云课堂

l2014年开始学校每班每人实施“电子书包”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无线网覆盖全校。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个性化教学;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苹果笔记本电脑和iPad各一台以确保云课堂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合发展培育创新精神构建培养综合素养的课程体系

l寒假,学生奔赴四川雅安熊猫保护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担当社会责任。

l每周五下午组织学生赴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创新实践体验活动。

l充分享用震旦教育集团资源,每年去震旦职业学院的实训中心,让同学亲自动手体验和学习喷绘、彩印、新闻采播、数控、物联网、护理、营养卫生、药学、3D打印、电影拍摄、机器人等大学职业教育课程,使学生见多识广,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l连续三年,我校三位同学荣获上海市射击比赛第一名并被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l第十五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二位学生获六年级铜奖;第二十八届中学“希望杯” 全国数学邀请赛三位同学获初一、初二、初三级铜奖。

l初三学生在上海市初中学生“天原杯”化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校推进20余门创新实践课程,取得了18项专利;学生先后夺得国际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第一名和第三名;一人获得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一等奖,并赴北京与航天英雄见面交谈,还参加了同美国宇航员的天地对话;四人成为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人才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在吉隆坡亚洲创新及技术展览会上,我校荣获四个金奖(上海市共荣获金奖七个);在墨西哥、台北、昆山等国际发明展、国际知识产权交流会上,又获得银奖、铜奖、杰出发明奖、先进创新奖和专项奖五十多项;在澳门国际发明展中,我校再次获得242铜的好成绩。2017年十七位学生分别获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中创新项目金奖和银奖。2017年中韩青少年机器人(上海)邀请赛四位同学分别获的二个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创新实践教育,有力培养了震旦学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