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召,召必回,战必胜”,“我是党员,我先上”……每一句铿锵话语的背后都是感人的故事。疫情中,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不惧艰险、挺身而出的场景历历在目。
这场战役、这些逆行者,带给大家怎样的思考?
5月26日上午,本校共建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两位参加“抗疫”的白衣战士,受邀专程来到我们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为同学们开展“生命的意义”主题教育讲座。
这些医护人员的战场不在湖北,而在上海抗疫一线,他们,是保卫上海的战士。
当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有数位医护工作者自愿报名奔赴上海市公卫中心。肿瘤医院ICU张忠伟医师和肿瘤医院(浦东院区)ICU护士孙洪,就是其中的两位勇士。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他们来到震旦校园,为同学们讲述亲历和感受。
由于疫情尚未结束,学校确保防疫,本次生命教育讲座在学校录播教室进行。预备(1)班和初二(3)班的同学作为代表、分别来到现场参与本次活动,其他班级同学在教室以广播的形式同步收听分享。
孙洪护士以一个母亲的角度讲述了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的工作与生活,张忠伟医生则从生涯规划角度切入,讲述了作为新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是亲临现场的学生代表们,或教室里收听广播的同学们,大家都格外认真。
孙洪护士说,当看到曾经身上插满各种管子、一脚已经踏入鬼门关的病人,经历了四十多天的抢救,终于醒过来、站起来并走出了医院,那是一种震撼与感动,“患者醒来后虽然没有这几十天的记忆,但是他知道是医生护士在此给了他新的生命。听到患者说‘谢谢’的一瞬间,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一抹微笑。”孙护士继续讲到,被抢救回来后,这位患者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说话,学习走路……再次看到这个世界,所有感受是不一样的。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经历过生死,才知道生命的价值!”
嘉宾们的话一次又一次触动着同学们的内心。
他们的真诚讲述让全校学生对这场疫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感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我们美丽的白衣天使、逆行者!
本校党总支书记韩荣佳老师讲到,在疫情期间,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和线上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各类防护知识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这次生命教育主题讲座在学校复学后开展,对学生们认知生命的宝贵、理解医护人员的辛劳,树立爱国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能激励震旦学子努力成为有责任、有担当、使命感的新时代少年!
此次生命教育主题讲座——医护人员战“疫”分享,同学们颇有收获:生命因奉献而美好,生命因责任而有了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