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lecture, leçon primordiale 朗读,最重要的课程——震旦小语种学习之“法语课”

发布时间:2019-05-16    浏览次数:225

法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也是最富美感的语言之一。

如果说日语和韩语是入门简单,越学越难的语言,那么法语就是一门入门困难,越学越得心应手的语言。

对于法语初学者,第一个成就感就来自发现自己可以拿起任何一篇法语文章,虽不知道意思,却能顺利读完。

我们的法语拓展课就根据这一个特点,以“朗读”作为课程的关键词,重视语音教学,在其中穿插学习日常对话以及法国文化小知识。

在语音学习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便是法语里出现了和方言里词语类似发音的情况。比如每次提到à la (音同“阿拉”)这个词组,就能听到班上发出同学偷笑的声音。

另外,得益于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同学们已有比较好的英语水平,很多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对于外中同学们来说却显而易见。

语音的学习是枯燥、漫长而且艰难的,所以在上课期间,我们还加入了关于法国文化的许多生动内容。

法语诗歌是法国文学的瑰宝,而被称作“继承了十九世纪象征主义,开创了二十世纪诗歌新局面的人物”,“法国二十世纪名副其实的第一位大诗人”的吉约姆•阿波利奈尔,便更能代表法国诗歌、法国文学,甚至是法国文化。

我们选取了他的代表作《米兰波桥》作为课堂分享的内容。请大家欣赏以下两个经典的朗读版本,一个来自诗人本人:

另一个则是来自二十世纪法国一位著名的演员、歌手Serge Reggiani :

我们暂时选择忽略这首诗的意思和内涵。我们的侧重点放在诗在被朗读后流露的美感。通过对这两个朗读作品的欣赏,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体验法语在朗读时的美。

在朗读的同时,我们还不忘通过一些同学们喜爱的方式,教授一些关于法国文化的内容。巴黎是作为法国的首都,是许多知名电影的取景地。

《午夜巴黎》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在课上,我们播放了《午夜巴黎》的片头部分。曾有人戏称这部作品的片头简直就是巴黎最好的旅游宣传片。诚然,从这个短片中我们也能截取到许多关于巴黎、关于法国文化的精彩片段。

比如,那些著名的景点:

红磨坊(Moulin Rouge)

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

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

卢浮宫 (Le Louvre)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还比如法国生活的点点滴滴:

法国的咖啡店文化

Pétanque:法国人热爱的一种滚球运动

一个学期的入门学习是短暂的,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学期的语音学习和对法国文化的初步认知,能够在之后继续学习法语时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