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辑:“十四岁你好!青春启航”

发布时间:2019-06-01    浏览次数:186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为同学们订制了节日特餐,各班老师们也为同学准备了特别的小礼物和有趣活动。初二年级同学翘首以盼的"十四岁生日"隆重登场!读父母感人家书,学优雅西餐礼仪,极地揭秘⋯活动项目欢乐来袭,准备好了吗?

十四岁的少男少女正处于生活和心理变化的发展期,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面对着五光十色的世界,他们的内心需要与面临的现实往往又发生矛盾。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 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举办了以“十四岁你好!青春启航”为主题的十四岁生日系列活动。

活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关心”,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深化他们的创新与合作精神,实践与管理能力等。

六一前夕,活动已有序展开⋯

每位学生家长以“梦想 责任 奋斗”为主题撰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学生利用班会课时间阅读,并回信。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明白青春需要奋斗,长大成人就要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学会感恩亦是人生的必修课。

5月31日周五中午,张惠莉理事长亲自来到学生天地教授学生西餐礼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西餐的基本礼仪,同学们端正学习。这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

周五下午,学校组织学生们参观了中国极地博物馆,了解我国科考事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日益进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告别童年、迈入青少年行列之际,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逐步形成,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通过持续并富有特色地开展“ 十四岁集体生日活动”来确立少年们生命旅途中的里程碑,也藉此认识自己的成长,认识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迈好人生每一步,让同学们在成才轨迹中留下难忘瞬间!

以下请跟随震旦少年们一起生动回味细节和精彩!

十四岁,如歌的年华;十四岁,如诗的季节。十四岁,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生命踏上了新的起点,从此步入灿烂、无悔的青春。为了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别出心裁的准备了一系列活动:读父母感人家书,学优雅西餐礼仪,参观基地科普馆。每个活动都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5月31日上午10点,张惠莉理事长亲自为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教授《西餐礼仪体验课》,这可不仅仅是教授西餐礼仪,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们使用“真刀真枪”,用正确方式优雅吃一顿西餐。张惠莉理事长耐心细致地向同学们讲授并演示着礼仪知识。同学们面前桌上已摆放好刀叉等西式餐具,每一位同学都挺直了腰板认真倾听。与此同时,食堂的老师们开始按西餐规制一道道上菜,一切有序进行。“还需要注意这些……”在张理事长的优雅示范和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手握刀叉,像模像样,得体地享用着美食。

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注重多元化的国际理解教育,通过各种学习和别开生面的活动提升震旦学子们的外在气质、形象塑造和内在修养,内外兼修、中西文化熏陶,将使同学们受用一生!

下午一点,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参观极地科普馆,极地科普馆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的业务中心,目前主要开展极地雪冰与全球环境变化、极地生物生态环境、高空物理与大气环境科学、海洋环境以及地质矿产资源与能源等领域研究;拥有历次中国极地考察收集的陨石、冰芯、低温菌种等各类样品和宝贵的资料。

那里的工作人员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南北极的地理环境概况与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历程,旨在普及极地知识、宣传极地事业、弘扬极地精神。而作为震旦的学子,要积极发扬“极地精神”,求真务实,实践创新,追求卓越,立志为国家科学事业发展谱写一曲奉献与进取的美丽诗篇!

这次同学们参观极地科普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过了一次无比难忘的十四岁生日。

跨过十四岁青春的这道门槛,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难题与挑战,我们唯有更成熟更自律、自立自强、努力拼搏。从今天起,我们将迈开青春很关键的一步,让我们一起携手,用理想和信念,用汗水与热情,铸造无悔的青春!

加油吧!震旦少年!

一一初二(1)班 陈炫文

 14岁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我们长大了一岁,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里程碑。

5月31日,校园里花繁叶茂,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我校八年级同学迎来了14岁集体生日会 。

上午,在学生天地,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早早地为我们准备了精美的餐具和丰盛的西餐食品,因为张理事长要教我们如何吃西餐,她首先给我们讲述了西餐的历史背景,接下来亲自示范,教了我们许多关于西餐的礼仪,比如刀叉如何摆放,上菜的顺序。在我们用餐的时候,张理事长还亲自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让我们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享用美食的同时,对西餐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下午,我们来到了极地科普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南极的地理、资源、气候、南北极的生命。中国极地事业的科学考察历程,考察设施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参观了许多的极地动物模型,使我们认识到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重大意义。

馆里的两艘雪龙号模型深深地吸引了我。“雪龙”号这个名字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奠基者和组织者武衡起的名字,‘龙’代表中国,‘雪’意味着南极的冰雪世界。这次参观让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又了新的了解。

早在3个星期前,我校就14岁日,开展了同学和家长的互相写信活动,在信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父母对于我们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正是我们的到来我们的家长才体验到为人父母的感觉,也让我们懂得了成长路上的艰辛。

在此感谢父母,我为父母描绘一笔翠绿,也是父母最爱的颜色。父亲是座山,母亲像条河,山拥抱着河,河滋润着山。而我正是这山上、这河边幸福的种子,生长在山上,享受着甘冽河水的哺育,于是我健康地茁壮成长。

今天,十四岁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我们肩负梦想与重托,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十四岁的我们要做一个更加优秀,更坚强、更谦卑、更有魄力、更有担当的人。让我们在青春的花季,追求梦想、无畏前方,彼岸,请接受我们坚定的目光。

                               一一初二(2)班 王嘉汇

14岁,是从儿童到青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在震旦迎来了14岁生日会。

学校举行了很多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与父母互相写信。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很难与家长沟通。道理都懂,可就是无法好好地表达,说出口的话也总是充满叛逆的气息。我常常在想,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让我和爸妈好好的谈谈心,充分表达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充分了解爸妈的担心与希望。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把心里话都写在纸上,然后塞进信封,贴上封条,这就构成了我与父母之间的一条特殊的交流方式。也正因为这封14岁的信件,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前方的重重困难,因为父母一直会站在我的身后。

第二个活动是学习西餐礼仪。餐桌礼仪很重要,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今天,尊敬的张理事长亲自教会了我们如何吃西餐。

西餐礼仪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每一道不同的菜都有自己的上菜时间和顺序,每一个不同大小的刀叉勺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让我品味到了美味的菜肴,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对食物的尊重和礼仪的重要性。

让我激动的还有下午去参观极地博物馆。原来绕地球一圈可以这么的简单,只要绕南极点走一小圈就走过了整个地球。但南极的环境又是那么的恶劣,可见探险家们是多么的勇敢。我才知道,原来北极是有土著居民的,原来北极大部分都是土地。

你知道南极的动物和北极动物最大的区别在哪么?南极动物没有用4条腿走路的,而北极有。你知道在南北极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么?你知道在雪也可以有年轮的作用么...

这是个充满知识与回忆的14岁生日,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成为了一名青少年,我们要比以前更优秀,更努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的青春启航!

                                  一一初二(3)班 朱语嘉

为了庆祝14岁生日,学校为我们举办了3个活动。

第1个活动是与父母互相写信。我对这个活动感到好奇,因为从小到大父母还从未给我写过信。在家里父母给我写了信,然后神秘兮兮地装进了信封。根据要求,这封信要在班会课上打开,我一直充满了期待。

终于等到了那节班会课。课上老师让我们把父母写的信拆开,再让我们写回信。在信中,我知道了父母真实的想法和想对我说的话,我也将我想说的话写了下来,总体气氛是比较温暖的。回家后我把信交给了父母。

这个活动让我对父母的想法有了基本了解,感情有了深层交流。

第2个活动是在学校里学习吃西餐正确方法及其规范礼仪。中午到了食堂,首先让我惊奇的是桌上的摆设。桌上有几片面包,还有刀叉勺和一块黄油。后来张理事长亲自教我们如何吃西餐,告诉我们许多关于西餐的知识,吃完面包后,校长又教我们如何用正确的西餐礼仪来喝汤,吃沙拉。

最后的压轴戏主要是薯条、虾等。吃虾很简单,但是用刀叉吃就一点都不容易。一开始我感觉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效率及其低。但后来我逐渐掌握了方法,因此我总体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这个活动让我对西餐的礼仪有了基础认识,方法有了准确掌握。

最后一个活动是参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进入后,我花了五分钟自己把里面的内容简略地看了一边,对于科考内容、科考价值等最基本的内容稍微了解了一下。这当然是不够的,之后我一直跟着讲解员。讲解员讲得很细致,也很透彻,我这才知道这么多我原本不知道的知识。

这个活动让我对南极的科考有了根本领悟,价值有了正确意识。

经过本次3个精彩的活动,我特别感谢学校让我过了一次有意义的14岁生日。这次活动结束后,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的知识等待着去学习和探索,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一一初二(4)班 徐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