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案 自助手册

发布时间:2017-09-01    浏览次数:213

独具特色的心理学

于国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正确了解什么是心理学,知道身边的求助资源。

2、了解环境是变幻的,适应环境,改变自己是重要的途径。

一、提问:当大家手拿课表看到心理课时,心理是怎么想的?大家对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了解多少?

二、对心理学的误解

误解1: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误解2:心理学家会催眠

误解3: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变态的人

误解4:心理学=心理咨询

误解5:心理学知识=一般常识

误解6:心理学就是解梦

三、什么是心理学?我们为什么要上心理课?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四、我们中学生可以利用的心理学资源

1、班主任及信任的课任老师

2、班级心理辅导员及同学

3、学校心理老师

4、学校图书馆的心理辅导书

五、PPT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序号

怎样的狐狸(性格)

情绪

结果有无采摘到葡萄

1

  

  

  

2

  

  

  

3

  

  

  

4

  

  

  

5

  

  

  

6

  

  

  

7

  

  

  

8

  

  

  

9

  

  

  

九只狐狸面对同样的环境,他们做出的行为有什么不同?结果有什么不同?给你怎样的启示?

【小贴士】

佛家说:“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容易。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不适应,不要抱怨或试图改变世界,而是要首先改变自己。改变心态,可以把恶劣的环境,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世界在变,我也变

于国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与自我探索,让学生了解变化是的绝对的。

2、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明白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主观上做出努力的。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二、分享:《我在变》

三、体验活动:握手:

我们放松一下,请和我一样举起双手,当我喊123,请所有人将双手交叉在一起,看看各位的大拇指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

让我们在放松一下,甩甩手,然后请听我指令,在快速交叠,是不是还是老样子?

那么,现在请你把大拇指换个方向 ,闭上眼睛,静静体会一下手里是什么感觉?

现在请大家恢复你觉得舒服的姿势

各位同学,当你的大拇指该换了位置,你感觉如何?

只是一个大拇指位置的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舒服?

听上去我们只是改变一个小小的习惯就会让我们不舒服,请问,习惯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生活、学习中有没有被习惯捆绑影响的时候?)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新的大拇指的摆放连续做十次,请您现在感觉一下,不舒服的感觉和前一次不舒服的感觉相比有变化吗?

各位同学这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吗?

在生活中、学习中有没有类似于这样习惯被改变的时候?

小结: 谢谢各位同学的分享, ppt:找到正确的方法坚持一个习惯21天,或许新的习惯可以代替老的习惯,建立新的好习惯。

改变会带来心理压力。生活中的改变,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多会给人带来压力感。

  

学习这件事

于国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成功是需要持之以恒等优秀心理品积累起来的。

2、通过自我测试--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实践与分享,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学习动机。

二、教学过程:

1、阅读故事:《从一堆砖到一间房》

学生分享:这个故事让你悟到:

2、讨论:我们为什么而学习?

爷爷、奶奶说:

爸爸、妈妈说:

老师说:

我说:

三、自我测试:学生学习动机量表

指导语:本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测验时,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若觉得相符,请在题目后打个√号,不相符合则打个×号。

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

2)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提起精神来。

3)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倦,直想睡觉。

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

5)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

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8)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11)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12)你常认为课本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

13)只在你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14)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的多。

15)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16)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17)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不容易做到。

18)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忙得焦头烂额。

19)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2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记分规则与结果解释

每个题目若打√记1分,若打×记0分。

上述20个题目可分成4组,它们分别测查学生在学习欲望上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

15题测查学生动机是不是太弱;

610题测查学生动机是不是太强;

1115题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

1620题测查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假如被试在某组(每组5题)中的得分在3分以上,则可认定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四、怎样的学习动机更能促进学习?

活动:书本P54

在选定的理由前面的方框内打分。

1---9分,最好的、能产生动力最足的、最长久的给9分,最糟的、不能产生动力或动力维持时间最短的给1分。

五、小结:外部动机能让人迅速产生行动的是愿望;内部动机动机能让人的行动更持久。

  

  

注意你的“注意

于国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注意力,以及注意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简单的像学生介绍注意的类别与特征,为今后的学习做好辅助。

二、课前准备:PPT

三、教学流程:导入---注意的分类—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训练—学以致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反口令”的游戏,当我说“点头”时,你应该(生回答:摇头);当我说“抬头”时,你应该(生回答:低头)。我们先来预演一下,起立、摇头、抬头(学生做得很到位),好,听清口令,现在开始。

师:抬头、点头、起立、坐下、举右手、向左看、坐下(口令越来越快),现在“反口令”解除,集中注意力听清要求,坐下、起立、摇头、向左看、举左手、抬头、坐下、点头……

学生陆续出现错误。

师采访两个学生:你一直没有出过错,请问你是怎样做到不出错的?

师:要想做好这个游戏,就需要集中注意力(板书:集中),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注意力”的问题。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与体验,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

注意的分类

游戏一:游戏活动•引入题目:看图片(PPT

师: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个动画片里出来的几种动物。

请问第六个出场的动物是什么?

生回答:不知道。

师:好,再看一遍。

学生马上回答上来。

师:采访你一下,为什么你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就知道了?

生:因为第一次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师:是呀,第一次没有明确的目标是无意注意,而第二次是有目的的注意了。这个活动对你课堂的注意力有什么启示?

点出:集中注意力需要明确目标。

游戏二:FLASH:猜猜我在哪儿?

师: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出移动的那只小蜗牛位置?

生:仔细。。。。。。。

师:要有意识的沿着它的移动轨迹认真的看。集中精力地观察,不能三心二意,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目标。那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有意注意啊!

每一个人都有注意一个事物的本领,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我们下面通过几个活动,进一步了解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范围(PPT图片)

师:请大家看完这张图片后说说都有什么?

生:

师:不错,大家都注意到了所有的图像,这就是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强度(做减法游戏)

师:再来做个小游戏,找两位同学,第一个同学请你从100,递减1数到50

生:

师:很好,第二位同学请你从100开始递减3,数到70。开始。。。。。。

生:

师:这位同学数的也很好,大家不要笑,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集中注意,稍有松懈就会出错。不信你也可以试试。因为注意是有一定强度的,在短时间内不能按顺序说全数字。

3、注意的稳定性(起伏性)(两可图)

师:下面一个游戏,请大家一起注意,你看到什么?把它形容出来。

生:

师:很好,大家都注意到了,但为什么会从一张图上一会儿看像这个,一会儿看又像那个呢?我们把这种注意的周期性地加强与减弱的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现象。大家觉得有意思吗?

4、注意的分配(一手画圆、一手画方)

师:各位同学们,你们能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或几件事吗?

生:能

师:好,我找一位同学,给大家做个示范。我请这位同学再做个游戏,两手各拿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注意,一定要同步进行。开始。。。。。

画的还行,大家注意到问题了吗?我们发现有时候人不能同时干好两件事情。这个现象就是注意的分配。所以有的同学上课时三心二意,老师讲数学,他在补外语作业,结果怎样呢?

5、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训练

舒尔特表训练

学以致用:你可以怎样运用到你的课堂中?

学生讨论“引起分心的因素”

学生总结“避免分心、实现专心的小窍门”

课堂小结:

谈谈你对集中注意力的收获,引出

秘笈:排除干扰、确定目标、增强意志、培养兴趣。

师:课后请同学们把它贴在桌子角上,随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

教师寄语: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同学们,只要你愿意拥有一双专注的眼睛,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美景。古代纪昌用专注练就传奇的射术,大师梅兰芳用专注练就传神的眼神,你也可以用专注成就自己的辉煌,希望专注能够成为大家的美德!

  

  

  

  

  

  

  

  

寻找记忆的面包

于国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上对记忆的方法交流与尝试。让学生体验到枯燥乏味、知识的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较难的识记内容也是很容易掌握的。

2、体会到学习本身是快乐的。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

(一)【启智故事】《哲人与石匠》

两个石匠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

哲人就问其中一个石匠:“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

那个石匠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说:“是的,我每天都要面对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为了完成一件雕塑,有时不知要磨坏多少根铁锥。”说着,他就伸出满是老茧的手给哲人看。哲人同情地望了他几眼。

  哲人又走到另一个石匠身边问:“你不觉得做石匠非常辛苦吗?”

  那个石匠送给哲人一个憨厚的微笑,说:“累是累了些,但是我能用手中的锤子和锥子赋予那些石头与生命,感到很快慰,尤其是,当我雕刻出的那些作品,被运送到很远的城市摆放时,就会有许多人看到我的作品。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也为此而感到自豪!”

  听了之后,哲人拍了拍那个石匠的肩膀说:“幸运之神也会为你自豪的!”

许多年之后,第二个石匠成了远近闻名的雕刻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卖到很高的价钱。而第一个石匠,仍然在愁眉不展地做着与从前毫无分别的工作。

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二)【实践活动】

1、“我的记忆方法”将自己知道的记忆方法罗列出来,与同学分享。                                                                            2、训练

(1)《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你用什么记忆方法:

2)无关联词

(第一组汽球、天空、导弹、瘤、小狗、邮电局、柳树、窜过、闪电)

(第二组可爱、傻子、苹果、足球、总统、餐巾纸、狂笑金字塔、雨)

你用什么记忆方法分别记住上面单词

通过以上的训练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练习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吗?

(三)克服遗忘 展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

1、学生看图

2、学生:总结规律:(先快后慢)

3、分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给你的启示。

让学生知道人的大脑遗忘是有规律可循,针对这个规律,我们学生要及时复习。鼓励学生学习不畏艰难,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