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学生志愿者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7-12-01    浏览次数:99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青年志愿者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面向国际 综合发展的学生,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搭建中学生志愿服务平台,探索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新模式。

  

二、活动时间

周五下午、双休日和寒暑假(具体活动时间根据活动项目的不同进行安排)

  

三、活动地点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四、队伍组建

学校采取自愿报名和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预备至初二年级选取3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AURORA天使团”志愿者服务队并设立“啄木鸟分队”、“音乐家分队”和“漫画家分队”三个分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不同内容的志愿者服务。

  

五、具体内容

1、常规活动项目

⑴啄木鸟分队

①学生志愿者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每两个月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进行一次对医院英文标识检查和纠错的活动。

②要求学生以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利用课余时间对拍摄的内容进行校对,完成之后由老师审核后交由医院对原有的错误标识进行撤换。

音乐家分队

①音乐家分队主要由学校管乐队成员组成,根据医院的安排,在适当的时期例如一些传统节日到医院为患者进行表演。

  

⑶漫画家分队

①漫画家分队主要承担了美化医院科室(或病房)的任务(具体地点根据医院安排)每月一次以制作电子小报或者出黑板报的方式美化医院科室(或病房)环境。

②小队成员根据医院微信公众号的主题,为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配插画。

  

2、特色活动项目

⑴课题研究:“他们的世界”——走近临终关怀科患者

①指导思想: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体系中,“社会参与”是重要的一环,而当代中学生由于学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素养中“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成为了初中生最为欠缺的内容。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综合素养 创造能力 高尚人格”,在进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由于走入社会、实践体验的经历较少,导致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足,实践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而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定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走入养老院、街道、交警支队进行志愿者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次的活动也让学生较之前更愿意走出校园,踏上社会,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加强了医校合作,带领学生走进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终关怀科,为癌症末期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以此联合医院和社会共同拓宽初中生志愿服务的模式和内容,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印象深刻的生命教育。由此,201710月学校以“依托医校合作平台探索初中生志愿服务新模式的实践研究”为题申报了黄浦区教育局的区级课题。

此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通过课题研究,依托医校合作,为临终关怀科患者提供他们所切实需要的志愿服务,以此探索初中生志愿服务新模式,拓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课题研究,打造学校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初中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并为今后医校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7.11——2018.6)准备阶段

学生志愿者到医院实地走访,对医生和患者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根据走访情况设计问卷。

第二阶段(2018.7——2020.2)具体实施阶段

调查走访:学生志愿者走进临终关怀科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数据统计:学生志愿者对问卷内容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志愿服务:学生志愿者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进行志愿服务。

第三阶段(2020.3——2020.5)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反思:根据此次志愿活动的过程进行整体性的总结与反思并得出研究结论。

  

六、总结与评价

⑴总结

要求每次活动结束后由医院负责老师和学校带队老师共同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要求每次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填写志愿活动记录本并在活动过程中拍照记录)

⑵评价

要求每次活动结束后由医院负责老师和学校带队老师共同打分,记入学生综合评价记录中。

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天使”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德育处

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