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
--校园垃圾分类处理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在我校,同学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如废纸、食品包装袋、饮料瓶、易拉罐等,仅全校15个班级一天所产生的垃圾数量就相当惊人。这些垃圾平时均混杂在一起被运走,然后堆积在垃圾场内。
此外,少数同学平时乱扔垃圾,既影响卫生,又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环境意识的建立。
其实,这些废纸、塑料、易拉罐等废品完全可以再生利用,简单地抛弃,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质(如废电池、白色垃圾、电子废弃物等)若埋在地里,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活动目标:
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关注校园垃圾,调查了解校园垃圾的大概情况及垃圾箱的盛装现状,从而学会设计科技、环保、实用的校园分类垃圾箱。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适应社会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主人翁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活动内容:
查一查
学生从图书馆、报刊杂志及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垃圾的种类;
学生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垃圾来源及师生垃圾处理的现状。
看一看
利用午休时间,收看垃圾分类处理相关影像资料,对师生进行垃圾分类
处理知识的宣传;
就“校园垃圾分类处理”这一主题,每班进行板报、橱窗和宣传栏的布置。
赛一赛
全校4个年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竞赛,评选出“环保小达人”,进一步加强“绿色环保、爱护我校”的意识。
做一做
设计科技、环保、实用的校园分类垃圾箱;
利用校班会课、科学课及拓展课,推广垃圾分类箱的使用,增强学生的
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班开展废物利用的作品展示(如易拉罐、塑料瓶、报纸杂志、硬纸板箱等)。
写一写
通过组织“小手牵大手”、“致家长一封信”等活动,全校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书信活动,促进家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谈一谈
各班级就此次系列活动进行总结交流,畅谈心得体会。
活动评价
垃圾被誉为“放错位的资源”,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对垃圾的回收、利用,再次获得所需的资源。而在同学们的身边,对垃圾的处理情况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情况,让校园变得更加绿色美丽,开展“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希望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有亲身体验,提高环保意识,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更能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小主人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校园这个小环境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共同创建绿色校园。
附:
关于我校垃圾来源及师生垃圾处理调查问卷
班级总人数 _________
是否订阅报刊、杂志:( )
A. 是 B. 否
看完后处理方式:( )
A. 直接丢掉 B. 少量保留 C. 大量保存
每天用的草稿纸(以A4纸大小为标准)( )
A. 1~3张 B. 3~5张 C. 5张以上
平均每天买几瓶饮料?( )
A. 不买 B. 1~2瓶 C. 2瓶以上
饮料瓶使用完后的处理方式:( )
A. 直接丢掉 B. 收集后卖掉 C. 废物利用(制作手工艺品)
平均每月使用电池几节?( )
A. 1~2节 B. 2~4节 C. 4节以上
废电池的处理方式:( )
A. 直接丢掉 B. 收集后再扔 C. 收集、集中后交相关部门
你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