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危机来临时
于国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坦然面对危机,知道在家里、学校、户外有哪些安全隐患。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的生存技巧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录像片段,意外灾害场景模拟演练,促使学生学会如何安全自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时刻刻建立起安全防范的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全班学生分成4—5组,
2.设计各类“灾害”情景。
3.制作多媒体课件,剪辑图片、视频。
4. 聘请一位安全“专家”,解读安全知识。
5.准备:毛巾,脸盆,“电视机、电脑”,灭火器, 毯子,铁锅,拖线板。
6.歌曲《祝你平安》
三、教学重点:如何提高学生在危机面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变能力,在紧急状况下的生存技巧和能力。引导学生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五、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引出课题:当危机来临时
2 逃生游戏:左抓右逃学生思考:①游戏带给你那些启示?②在完成游戏时你觉得需要什么?(分别请赢、输同学谈谈体会),结论:当危机来临时,要镇定冷静,抓住一切机会逃生。
3 案例回放——逃生面面观 (胶州路火灾相关文字叙述和照片)
教师导语:
相信大家还记得那场让人无比心痛的11·15大火它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下面我们再经历一次痛苦的回放,这些图片说明什么?(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知道:当危机来临时,要镇定冷静,抓住一切机会逃生。但当危机真来临时,我们每个人作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未必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假如灾难再一次来临时,我们将会以何种方式来面对?
4 感悟体验——小组设计逃生方案
①假如你的住处发生火灾,你会采取哪些自救方式以降低火灾带来的最低损失?②你觉得在整个自救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5 生存大比拼
规则:①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组信封内的要求,设计自救方案。② 规定时间5分钟。③ 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交流,其他同学演示。
6 小结分享:
同学们,很高兴与大家共同体验这一节充实而愉快的心理活动课,虽然我们无法远离一切危险,但希望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伤害。面对危机我们要以镇定、沉着的心理去面对,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会安全、健康地成长。最后老师祝大家平安、快乐。音乐《祝你平安》响起。
附1:生存大比拼——小组讨论材料:
1 去年11月16日晚,袁媛像平时一样写作业,袁媛的妈妈搀扶着丈夫进了浴室,打开热水器烧水为丈夫换药。袁媛的父亲在工作时不慎脚部受伤,每天需要换药、泡脚。由于天气寒冷,他们关闭了门窗。
大约晚上9时,袁媛写完作业出来找妈妈,连喊几声都没听见应答。她来到浴室门口,听见里面传出“哗哗”的流水声,同时闻到一股煤气味。她赶快用力推开门,只见父母已双双昏倒在浴室地上。 袁媛该怎么办?
2 电视机、电脑的普及使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平添许多欢乐,但有一天小明在家因使用不当,电视机、电脑着火了,就连拖线板也着火了,小明慌了神,不知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处理呢?请你演示。
3 姗姗是个有孝心的女孩,在母亲节那天,想给母亲意外的惊喜,亲自下厨为母亲抄菜,但很遗憾的是炒菜时不小心油锅起了火,如果遇到油锅起火,你会怎么办呢?
4 放学路上小军被一群陌生的大同学围住,其中的一位还拿着水果刀,他们满脸挑衅地要他交出零花钱,如果你是小军,这时你会怎么自救?
5 小莉在假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她与同学在活动中被蛇咬伤了,性急中小莉背着同学往驻地跑,你觉得她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6 放学回家途中,晓安与夏涛两人并排骑着自行车在聊天,然后一个用手机在打电话,一个则在听MP3,到了十字路口,后面的集装箱卡车要大转弯,非常危险,他们该怎么办?
7 夏天在泳池游泳时会因天气、身体等各种原因发生腿、脚抽筋,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置呢
8 中暑是炎热的夏季中最容易患的一种疾病。阳光直晒、室内闷热、以及热疲劳都是造成中暑的原因。发病较轻时,会感到乏力、头晕和恶心、呕吐,严重的话,会导致皮肤干燥而无汗,烦躁、抽筋,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9 每年的7、8月份,是上海地区灾害性天气最为集中的季节,台风伴随着雷暴时常侵袭我们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灾害性天气我们如何自救?
袁媛的故事:
去年11月16日晚,袁媛像平时一样写作业,袁媛的妈妈搀扶着丈夫进了浴室,打开热水器烧水为丈夫换药。袁媛的父亲在工作时不慎脚部受伤,每天需要换药、泡脚。由于天气寒冷,他们关闭了门窗。
大约晚上9时,袁媛写完作业出来找妈妈,连喊几声都没听见应答。她来到浴室门口,听见里面传出“哗哗”的流水声,同时闻到一股煤气味。她赶快用力推开门,只见父母已双双昏倒在浴室地上。(这时袁媛该如何做?)
袁媛没有慌乱。首先迅速关上液化气罐阀门,然后打开门窗。由于现场残存有煤气,她担心打电话可能引起爆炸或者火灾,于是拿起爸爸的手机跑到外面拨打110、120。之后,她还打通了几名亲戚的电话求救。
接到警情,民警3分钟内赶到现场。紧接着,医院救护车也赶到了。经全力抢救,当晚12时,袁媛的爸爸终于苏醒过来了。第二天凌晨2时多,袁媛的妈妈也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医生告诉袁媛家的亲戚:“真悬啊!再晚20分钟,这对夫妻肯定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