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团九十周年主题活动——渔阳里参观

发布时间:2012-04-25    浏览次数:67

      2012年4月23日,震旦外国语中学的9名团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渔阳里",了解了共青团的许多历史文明。
      淮海中路567弄6号,原霞飞路渔阳里6号,在华亭伊势丹商厦西侧,有一条外表修缮整洁的老式弄堂,这就是著名的渔阳里。6号原为戴季陶寓所,1920年春戴季陶迁出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杨明斋曾在这里筹设“中俄通讯社“,这是建党前夕上海共产主义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1920年8月,俞秀松等人在这里发起创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这里开办“外国语学社”,为输送青年赴俄留学做准备。1921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这里成为团中央机关。
      渔阳里旧址为一幢二上二下老式石库门房屋,楼下是教室,有课桌长凳。楼上朝东的亭子间为俞秀松卧室,朝西的亭子间为杨明斋卧室。客堂楼上是团中央办公处。在这里进行的革命活动受到了租界当局的注意,1921年4月29日,法租界巡捕房搜查了渔阳里6号。5月,青年团暂时停止活动。
      2001年,上海市委和共青团中央对渔阳里进行全面整修扩建,并成立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包括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等五个部分。在历史照片、珍贵实物、艺术品、模拟场景等传统展示方式的基础上,旧址内增加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和互动项目,如多棱翻动牌、网络游戏、检索点播台以及融大屏幕投影、动态布景、幻影成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情景剧等,因此这里更吸引青少年参观者。
       渔阳里团中央旧址纪念馆向青年学生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33位青年英模人物和群体如张海迪、雷锋、杨利伟、邱少云、董存瑞、罗盛教、黄继光、中国女排等的感人事迹,向当代青少年昭示了各个时期青年英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渔阳里分上下两层,底楼四周全是铜制壁画,十分精美,中央又一面巨幅团旗,工作人员解释说许多团总支会选择在这个大厅里进行入团宣誓仪式等活动。来到渔阳里的各位团员先观看了一部介绍渔阳里以及共青团历史的5分50秒的短片。解下来他们就随着讲解员开始参观。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认真与求知的欲望,仔细听着像是要把每个子都刻在脑海里一般,每个人都认真的做着笔记准备会校向更多团员普及学校。在渔阳里虽然只参观了短短的半个小时,但每个团员的收获都是不小的,不仅了解了共青团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还观摩到了许多团历史上的伟人用过的物品及手迹,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希望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参观渔阳里